基金“出圈”,热话题深藏高风险!
2020年以来,基金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,投资理财引发年轻群体关注。有数据显示,2020年新增“基民”中,30岁以下的90后占到了一半以上,“90后新基民”随之进入舆论视野。从专业的投资类话题到全民热议性话题,“火出圈”的基金变得不再那么“高冷”。另一方面,“90后新基民”的跑步入场也带火了一批基金经理。近来,基金经理成功“出圈”,甚至拥有了粉丝后援会等话题,引发多方关注。同时,“如何看待基金饭圈化”“基金圈饭圈化是好现象吗”等相关衍生话题也在舆论场中发酵,讨论声浪渐高。
热现象:“出圈”的基金
全民炒“基”渐成风尚。人民众云数据显示,2020年3月后,基金话题热度持续上升。舆论普遍认为,随着A股的持续上涨,基金逐渐成为了人们争相布局的一种理财方式。
图: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“基金”热度趋势图(数据来源:人民众云)
2020年7月26日,支付宝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《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》指出,后疫情时代,中国人在线理财需求大增,存钱意愿降低,更愿意拿钱去买基金而非炒股。
另据钛媒体APP统计,截至2020年12月31日,市场共有基金7361只,总规模突破18.5万亿元;2020年新成立基金1492只,规模超3.16万亿元——不仅创历史新高,还超过了2017到2019年三年基金发行规模之和。
进入2021年,基金发行延续火热势头,短短半个月就诞生了多只“日光基金”。《都市快报》指出,持续两年的“基金牛”,让不少投资者嗅到了金钱的味道,由股民、“后浪”和储户组成的新基民正在跑步入场。
跑步入场的“90后新基民”《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》显示,2020年新增“基民”中,30岁以下的90后占到了一半以上。“90后新基民”由此受到广泛关注,成为后疫情时代年轻人理财行为趋势变化的一个注脚。
2021年1月14日,腾讯证券发布《中国股民行为报告》指出,在A股、基金、房地产三种资产主要配置品种中,90后更偏爱基金。
1月25日,@央视财经发布了一则《“新基民”调查》报道,并打上了#新基民一半是90后# #基金投资成年轻人社交工具#等话题标签,“90后新基民”话题再度升温。
那么,基金话题在这类新基民群体中到底有多火?一些直观的数据是,在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B站上,以“基金”和“大学生理财”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均有1000+条相关视频,其中一些视频的播放量已突破百万。
图:涉“基金”话题视频搜索页截图(来源:B站)
在同样拥有大量年轻用户群体的问答社区知乎上,“理财”话题有高达734万的关注者,问题数多达12万条。具体到“基金”这一话题,关注者也已超过37万人,问题数超过4.4万条。
图:“理财”“基金”相关话题截图(来源:知乎)
红星新闻指出,“90后新基民”的涌入给基金圈带来了更多的玩法,这其中就包括了曾在“饭圈”才能看到的粉丝文化。
逐渐“饭圈化”的基金圈。1月25日,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净值暴涨5.05%,“蓝筹”就此登上热搜,张坤更是成功“出圈”——不少基民自称“基金圈ikun”,将张坤视作“爱豆”。他们不仅开通了易方达张坤超话,为其打榜,还建立了“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”。截至1月30日,该后援会已有超过1.6万名粉丝。
图:张坤粉丝后援会截图(来源:微博)
据统计,除了张坤,同样火出圈的还有诺安基金蔡嵩松、中欧基金周应波、易方达基金萧楠等明星基金经理。这种“出圈”现象也引来不少网友调侃,没有粉丝后援会的明星基金经理,都不是真正的明星。
对于“基金圈逐渐饭圈化”,澎湃新闻援引一位公募基金渠道人士的观点指出,“很多新投资基金的,都是年轻人,他们习惯于饭圈那套文化”。《都市快报》评论也指出,基金经理“爱豆化”,实则是基民群体的“年轻化”。
与此同时,年轻的新基民对基金经理的追捧也引起了市场的担忧。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把“饭圈”的狂热和冲动带入崇尚理性的金融圈,恐有隐患。
基金为何能“出圈”